多傻才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听?
这个马剑,也不知是别有用心,还是情商太低。
她苦笑着摇了摇头:“我要有那手段,当初也不会从翰林院被遣到这地方来了。”
“某听说,杜大人似乎跟吏部尚书齐大人关系极好?”马剑试探道。
杜锦宁深深地看他一眼:“我不过是跟齐大人的孙子是同窗而已。”说着,她玩笑似地道,“如果马大人儿子的同窗遇到什么麻烦,难道马大人还会竭尽全力、冒着得罪皇上的危险去帮他解决问题不成?”
“呵呵,自然得量力而行。”马剑讪讪地笑了笑。
“那便是了。”杜锦宁点了点头,便端起了茶盏,“这是今年的新茶,马大人不妨尝尝。”
这便是端茶送客了。
马剑虽有些不甘心,喝了两口茶夸了两句后,不得不起身告辞。
送走马剑,青木回来问道:“少爷,要不要派人去查一查这位马大人?”
因为御卫住的地方离这里远,所以主仆二人说点什么私房话,都不用偷偷摸摸了。这让杜锦宁自在许多。
杜锦宁想了想:“查查也好。”说着,她写了一张纸条,让青木送去给秦老六。
其实这个马剑是个什么样的人,对杜锦宁都没什么影响。他如果是替曹鸿寿来探听消息的,杜锦宁连曹鸿寿都不怕,还怕个马剑吗?只要守好自己的嘴就行;如果他仅仅是在衙门里坐冷板凳坐得久了,想来拉个同盟,倒点苦水的,那就更没必要查了。
让秦老六去查,不过是怕秦老六太闲了而已。找点事情给他们做,也是好的。再者,到时候处置曹鸿寿等人的时候,马剑此人忠jian如何,对他的处置自然就不一样。从这一点上来说,查一查倒是有必要的。
看着青木拿着字条走了,杜锦宁就歇下了。
第二天,她干脆连衙门都不去了,直奔庄子上,巡视了一圈,发现田地都犁过了,还用耙细细地耙过,水也放到了田地。稻田堤埂也按着她的要求加宽、加高,并拍打结实。同时还在稻田里挖了鱼沟和鱼坑,并设置了鱼栅。
杜锦宁不光要种植双季稻,还打算在稻田里养鱼。
稻田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
以前在漓水县,因为担心怀壁其罪,杜锦宁一直没敢把这一招拿出来用。现在既要放开手脚干,她自然要把这种增产增收的好法子用起来。
宋庄头听闻杜锦宁过来了,立刻找了过来:“杜东家,我听说你要在稻田里养鱼?”
“正是。”杜锦宁点点头,看向宋庄头,她知道宋庄头心里有许多疑惑,甚至对此事执有反对意见。如果宋庄头能反对此事,她倒要重用这个老汉。
假如宋庄头是个一味阿谀奉承、只管顺着她的意思做事,不管这件事对不对,都摆出“与我无关”的态度,她自然是要换人的。
好在宋庄头能被庄子上的人推举出来做庄头,确实是个心思纯正的。
他道:“杜东家,这样不行啊。就算您养的是草鱼,这种鱼食性甚杂,会吃掉稻苗的。到时候鱼养不养得成另说,稻谷可就全毁了。咱们不能因为养鱼而不要粮食啊。如果东家想养鱼,完全可以挖几亩鱼塘,专门养鱼嘛。三百亩田地,水又浅,粮食种不了,鱼也养不好,那可就亏大发了。”
如果宋庄头有文化,定然要说杜锦宁“本末倒置”。
“王老爹应该跟宋庄头说过,我们以前在稻田里养过鱼的事吧?”杜锦宁笑道。
“说是说过。”宋庄头道,“但那也只是几亩田的事,Jing心料理,或许能成。而且也仅仅是养了一年的鱼,一次成功并不能代表年年都成功。如果东家实在要养,就拿几亩或是十几亩来养,真没必要这么冒险。”
☆、第七百零五章 汪福来的本事
想了想杜锦宁许诺给自己的工钱,宋庄头一咬牙:“就拿我家佃的田来养吧。就算有问题,我们有东家每月给的月钱支撑,也过得下去。”
杜锦宁哭笑不得。
本来是增产增收的好事,到了宋庄头这里,倒好像要上断头台似的,他自己还牺牲上了。
不过宋庄头的人品倒叫杜锦宁佩服和感动。
“宋庄头。”她敛了脸上的笑容,正色道,“我跟你说明白吧。我在皇上面前是立了军令状的,要成功种植双季稻,而且在双季稻的基础上,实现增产增收。所以我种这些田,不是为了收租子赚钱,而是在做实验,试一试这个方法是不是能成。如果能成,这就是造福整个大宋的好事;如果不能成,损失也只是在我个人的承受范围内而已。所以咱们是没有退路的,只能往前走。”
一听到是奉皇上旨意种的田,而且意义这么重大,宋庄头顿时被吓住了,声音都颤抖起来:“这这、这是真的?”
杜锦宁点了点头:“否则,我一堂堂新科状元,本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