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她入白家门好几年,好容易才得一子,生完这个儿子后身子也坏了,这儿子就是她的命根子啊。
人家这么真情实意的给自己磕头,又是第一次正经见面,该是要给见面礼的,郁蓁赶紧掏了一锭银子出来用红纸包了递给白佑霖:“初次见面,些许小意,不要见外。”
这是郁蓁学的刘静云的,方才不过初次照面,刘静云给了沈晴沈兰两姐妹一人一个银锭子,现在也该是自己给银子了。
刘静云没有推辞,笑呵呵的让儿子赶紧收下:“佑霖,还不赶紧谢过沈娘子。”这等见面礼不光是礼数,还是恩人递过来的,这可不光是钱,更是一种福气。接了就是接福气,自然没有推脱的道理。
白佑霖赶紧上前谢了接过。
郁蓁甚是喜欢刘静云这爽快不做作的样儿。跟她说起话来也更是真诚了几分。
路上有人相伴,倒也不寂寞,郁蓁跟刘静云两人颇是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相坐一起谈天说地。
刘静云很聪玲,知道郁蓁是第一次去到东安城,必是有很多要了解的。因此,很是仔细的跟她说了一番,从油盐酱醋的价格,到哪里的房子比较合适等等不一而足,都跟郁蓁谈着。
郁蓁甚是惊奇,不是说大家nainai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怎么这白家三nainai竟然对这些东西却甚是知道的清楚?
随着两人谈话的深入,郁蓁渐渐知道了,原来这个白三nainai出身小商贾之家,因为祖父跟公公有旧,本人人才又可以,所以就高嫁进了东安府通判白前坤家,成了他的三儿媳。
郁蓁白日里听了一堆八卦,晚上回到船舱,跟沈昱很是感叹了一番刘静云的Jing明强干,能以小商户之女嫁进五品通判府,很是厉害。
沈昱听得莞尔,什么厉害。这不过是大家里面的争斗,现在白家的当家主母是继室,白大爷、白三爷都是前头嫡妻生的,继室自己有儿子,可不得前头的儿子越弱越好。
白家大爷那是长子嫡孙,她插不了手,白三爷这个前头留下的儿子不就可以好好算计一番,免得太出色了,自家儿子争家产吃亏。
白日里他就有所猜测,现在听郁蓁这样说来,他们还真是上了这白通判家的船了。
白家的事他所知不多。前世他回到东安府处理私事的时候,对东安府的一众官员都有所了解,不过,也仅仅是了解,基本上没有打过交道,这白家的事情他也所知不多。不过,白前坤这通判之位做的倒是挺稳的就是了。
听着郁蓁在耳边跟他絮絮叨叨,沈昱眉目放软,时不时附和两句,竟然觉得时间仿佛过的挺快的。
现在秋高气爽,舟行河上,两岸已经渐染金红色的青山徐徐后退,郁蓁时不时站在船头跟沈昱指点着眼前的景致。沈昱嘴角微勾的应和着,时不时耐心的跟郁蓁解释一番。这种松弛惬意,在他之前的出行中可从来没有感受到过。
那时的出行,他不是在挣命的过程中,就是在算计的过程中,行程对他来说,从来都是一种公务,一种他十分厌恶却又不得不做的公务一般。而今......
船上有人相伴,路途就不枯燥,尤其郁蓁,更为忙碌,一边时不时顾着沈昱,一边不时的跟刘静云谈天说地,了解东安城的人情世故。
眼见着离东安城越来越近了,刘静云也紧张了起来。这日,郁蓁进去时,正看到刘静云在清点东西,郁蓁一见,赶紧想要退出去,却是被刘静云拉住了:“沈娘子别走,我正要使人去请你来帮我参考参考。”
刘静云几年没回过娘家,这次回娘家很是呆了一些时日,正因为呆的时间久了些,各种要送的礼积的就特别的多。除了老太太的生辰礼,还有大姑子生娃的礼,小姑子见面的礼,等等不一而足。
刘静云真情实意的请郁蓁帮忙参考。郁蓁认真的看了一番,发现,这些个东西要是送一般人可以,但要按刘静云的期望的目标,送那些个至亲且对刘静云生活质量直接相关的人总是觉得少了些意趣。
刘静云自己也发现了,甚是有些不安的叹气:“这些个东西总感觉平常了些。”尤其是她那刚生孩子的小姑子,最是难缠挑剔的,自己比钱比不过大嫂,四弟妹,那就得在新奇上挑一头才是。
郁蓁明白了刘静云的担忧,郁蓁笑道:“我这里有几个主意,白夫人看看可行?”
刘静云听得瞬时眉眼大张:“我最是相信郁妹妹的,妹妹且说说究竟是写什么东西?”
郁蓁略一思索,拿起纸笔摆开架势画了起来,画了几张后,对一旁甚是好奇的刘静云仔细解释了一番这些个东西。
听着郁蓁说着小孩子用的推车、摇篮、学步车等等,刘静云眼睛亮的都能点燃灯了,连连道好之余,连连问道:“这些个东西可难做?”
郁蓁答道:“不难,不过,做的时候可能需要费些工时。这东西我会做,到时我做好了送到夫人府上来。”
刘静云眼睛更亮了:“好,好,好。”
没想到今日自己不过随口叹息一番,竟然就能让郁蓁画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