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看着日光已经变白。“真有意思。”
“你去告诉管家,本宫要三日后在公主府开宴会,让他把京都内的世家都请来,记得,千万要把帖子下给谢家,谢子期这个人务必给本宫请到。”
黑衣侍卫恭敬地退出去,长公主仍旧看着窗外,看着天色渐渐发亮,突然喃喃自语道:“该上早朝了。”
子期站在院子里,看着皇宫的方向。
百官鱼贯进入宫殿。
一声鞭响。
皇上的御辇到了。
宰相看到皇帝从殿外走到御座上,猛然一愣,而后恭敬地低头,掩饰住眼中一闪而过的诧异神色。宰相看到皇帝没事,心中暗自思索。
宰相代表百官献上联名奏表,李邺面色如常的接过百官的道贺。
宰相一直观察着皇帝的面孔,发现皇帝比往昔更加沉稳。
这时,礼部侍郎越出众人而出,把皇帝需要选妃立后的事情当场提出。一语激起千层浪,大殿之上的人,各怀心思。
李邺的眉头瞬时皱起来,而后沉静地看向百官。
“说说吧,你们的人选?”
百官各自提出自己的想法:“百年世家朝家有一女,乃世家贵女典范,文才兼备……”
“宰相之女正值花期……”
……
李邺的手扣住御座上,突然站起身来:“行了,这件事过后再议。”
所有人都在皇帝的目光下,低下了头。
宰相心中暗想,陛下的威仪更胜。
李邺乘着御座回到乾庆殿,一路上都在思考着哪些人选。
所有的人选仍旧一样,却没有一个是他想要的。
为什么没有人提表妹,是谢家不够高贵,还是表妹不想入宫?李邺迫不及待的想见到表妹问一问为什么。
第27章 陌上如玉 06
李邺刚刚回到乾庆宫,太后带着太医便走进来。
太医上前给李邺诊断,确定皇帝只是身体有些虚弱,并无其他隐患和大病,太后让太医离去。
太后看了眼李邺有些发白的脸色,有些心疼。“我皇儿真是受苦了。”
从太医开始诊断到太医离去,李邺都是怔怔的,直到听到太后的话,他才回过神来。
“母后,儿子没事,你不用担心。”李邺脸上没有笑模样。
“你好我才能好。”太后重重叹息着。
“听说今天上朝礼部奏议选妃立后的事情,皇儿怎么看?”太后漫不经心的问道,似乎不是询问,而只是提一句,走个过场。
然而停在李邺的耳边,却如同惊雷。为什么刚刚下朝,母后就得知了消息。
李邺撇过头看向远处,视线却无一个落脚点,并没有回答什么。
“皇儿是害羞了。”太后打趣道。
自从皇儿生病好了之后,她就感觉到她和皇儿之间隔阂着什么,太后极力想说些平常百姓家会说的家常话拉近两个人的距离,然而李邺却还是沉默着,丝毫不配合。
太后感受到李邺的抗拒,语重心长的劝说道:“皇儿啊,不要怪母后自作主张,母后都是为你好,你还小,不懂。这选皇后不是选可心可意能撒娇的,是要选端庄的,这样生下的孙儿才庄重大气。”
他是皇帝,居然不知道皇帝最大的任务是什么,是诞下子嗣还是建功立业?
没有人问过他是否有选拔人才,改革政事的想法,百官希望他选妃立后,母后希望他选妃立后,没有一个人真的想听一听他的想法,真的考虑他的意见。他这是个人人都可以从他身上获得权力的泥塑摆设,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李邺忽然出声,看着太后,一字一顿的说道:“母后是觉得宰相的女儿好还是朝家的女儿为后好?”
“这……”太后脱口而出,却又及时停住。
“还得看皇儿的心意。”太后看着李邺面无表情的面孔,恍惚之间如同看到先皇,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后背居然泛起一股寒意。
“皇儿你好好休息,哀家去处理一下后宫的事务。”
太后走后许久,李邺才慢慢的走到窗边,站在窗前看着外面那无忧无虑的花鸟,脸上泛起哀容。
还不到一天,上朝时百官的喋喋不休,下朝后母后的喋喋不休,高高摞起来的奏折,来来往往的宫女们…… 让他无比的疲惫。
他就开始厌倦这种皇宫生活,乏力而倦怠。
有一黑衣侍卫进门,跪下呈上密信。
李邺迫不及待的接过,去掉密封处,展开密信细细看过。那正是下朝后李邺让黑衣侍卫取来的有关谢家事无巨细大小事情的情报。
李邺不过是打开看了个开头,看到谢家仅有一独子谢子期,立马愣住了。
不,不可能,李邺不可置信的迅速翻遍整个密报,没有表妹谢子琪,只有表弟谢子期,没有青梅竹马的时光,只有谢子期远在江南读书,只身行走大江南北的故事,他和表弟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