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差点被吓得滑下鱼池了。
可效果也是显著的,早上还低气压的各位,到了中午,都忍俊不禁,而吃了饭到了下午,家鱼养殖小组的组员耳朵都磨出茧了,李卫城刚说一句:“伟大领袖说得好,”
试验小组组员忙跟上:“万里长城第一步!”
顿时整个试验小组都笑了,钟林同志也笑了,就是笑的时候,眼眶泛红。
老李家两个是好的,这是看他们Jing气神不好,在给他们鼓舞,让他们坚持呢。
到了冬天,村里的暴雨就和家常便饭似的,一茬一茬,来的快,去的也快。
昨天刚调整的水位,今天就暴涨,试验小组组员们苦笑着重新调整水位,钟林同志指挥着一道将水从池子里排出去。
可刚调整好,又是落了雨下来,这明明是天气变化,可李卫国李卫城自诩是这鲁山村的村民,小组在他们这儿总成落汤鸡,他们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对着小组组员说:“咱这里一到冬天,就容易落雨,你往前走那个村子,旁边就有河,下场雨就给涨得老高的,河水冲得可快了,拍在石头上,哗哗的!”
庞清笑了:“那可不是把河里的鱼都给冲上岸了?”
李卫国摇头:“那倒没有,河水再涨,离那村子还远着呢,而且听说冲上来的都是小鱼,也就三两个,根本不够吃。”
钟林正当村里闲话听,可听到冲上来的都是小鱼,他突然顿住了。
第25章
寒冬腊月, 冷风呼啸。
七三年的春节,鲁山村村民们过年必备节目杀猪, 知青们围在一道, 和村里的屠夫老把式学习拿杀猪刀。村里的拖拉车拉上了花边横幅,大队长李红卫开着车,绕着圈子给鲁山村的村民分切得和头发丝那般细的生地瓜干吃。
才刚过了饥/荒年没多久,村里都不敢放开了吃, 领的粮食还在柴草下封着, 家里老人一会儿看看,一会儿又放回去,终究是对孙子孙女疼爱才从里面兑了手心大小, 掬了一把Jing细粮来。
老李家领了工分换的猪rou,陈老太说吃饺子,春花和杜娟就围在一道, 将rou切得细碎, 放料,放葱包饺子, 杜娟包得饺子就和她这人一样,馅儿大, 皮也厚,可包不大住。
春花只得笑着给杜娟再示范包饺子,杜娟认真学,果然后头十几个包得整整齐齐,再没露馅儿的。
老太太做老师了, 过年也有讲究,问何柏书同志拿了红底的纸,挥手方方正正的写了俩春联,贴在门上头,左边是“岁岁风调雨顺”,右边是“年年五谷丰登”,正当中是一个大写的“福”。
陈珂满意地看着自己写的毛笔字,一旁的小丫小宝兴奋得直夸他们nai写得好,陈珂同志自豪感油然而生。
“哎陈老太你这字真好,回头也给我写两幅呗!”
陈珂回头一看,黄婶子拿了一兜子地瓜干,“哎哟这怎么好意思的!”
黄婶子笑着说:“闺女在县里百货公司做的,这不大过年的发了好些地瓜干,平日里你还带我们家大毛念书呢,你可得收着!”
陈老太也不推拒了,笑呵呵的:“那我就不客气了,等明儿个你来拿春联,我保准给你写个红红火火的!”
“那真好!”
原先老李家门前就门可罗雀的,自打陈老太做了老师,前头初初上了腊月,上门的人就快踏破院门槛儿。
老蔡家送了一小兜红糖鸡蛋,老朱家送了一包红薯干,还有大队长李红卫,也夸陈老太教书育人,当好榜样,竟送了搪瓷杯子和一条毛巾来。
鲁山村的人都说啊,自从分了家,老李家就发达了。
大丫小丫渐渐长了rou,没再干瘪得脸色发黄一吹就倒,大丫过完年就虚岁十五,正是抽条的时候,陈珂拿了红糖鸡蛋泡水,给俩孙女一人泡了一碗。
李磊则抱着一小袋红薯干,他在学校里认识了几个好同志,坐他旁边的是七岁的大毛同志,右边的是想成为一名光荣军人的二狗同志。
李磊他,他是小宝同志。
他nai说了,大过年的可不能吃独食,乐于分享的好孩子以后就有贵人帮助。
大毛和二狗都开心坏了,说小宝同志特别讲义气!小宝同志乐呵呵的,等吃得差不多了,他扎起个口袋,一脸严肃地说:“nai说了,剩一点,过了年再吃叫岁岁有余!”
大毛二狗也连忙说:“陈老师说得对,我们要学习陈老师岁岁有余!”
在一旁听得乐呵呵的陈珂笑容卡住,哎呀,岁岁有余可不是形容人的!
村口突然又热闹起来,叮叮当当的声音都传到老李家门口。
牛大婶儿兴冲冲地跑过来拉住陈老太,“快快,你快跟我一道去看看!你家老三现在多风光,这村里头一回呢!”
“他咋的了?”
“他今天骑了自行车回来呢!”
原来是这事儿啊,陈老太笑眯眯地松手:“哎牛大婶,我不去了,我去干啥啊,他想来自然会骑车过来。”